为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校决定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现将有关比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三类项目。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准确理解和运用,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教学设计可针对一个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实施。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重点考察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隔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用目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创设学习的情境,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教学(训练)内容,实际教学时长严格控制在35—45分钟。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和完成相关技术技能操作的能力。参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完成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利用实际教学环节适用的设施完成与实训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操作,展现良好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设计应已用于实际教学,效果突出。
二、参赛对象
全校专任教师(50岁以上自愿)及自愿参与的兼课教师。
三、比赛安排
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阶段由各教学系部组织,初赛方案由各系部自行制定和实施,时间为2018年3月至4月。
决赛由教务处组织,由各系部按专任教师10%比例评选推荐优秀作品项目进入决赛,决赛项目可以以团队或个人方式推荐,每个团队或个人限报三类项目中1类1个项目,学校决赛安排在2018年5月份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决赛步骤及流程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团队提前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由主讲人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实施成效,同时向评委提供该段视频教学设计涉及内容的教案、说课稿件等佐证资料。在评委审阅参赛作品的讲解视频、教案、说课稿后,该作品参赛教师进场完成准备(不超过3分钟),根据投影显示的问题进行答辩。
主讲人及其教学团队成员互相配合,针对屏幕呈现的问题逐一回答(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含读题审题)。
参赛教师在答题时,可以展示自认为能佐证回答的资料。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主讲教师根据提交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提前录制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视频用一个机位的方式全程连续录制,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不允许另行剪辑,不加片头、字幕、注解等,参赛教师提前提交实录视频和教案等相关材料。在评委审阅参赛作品的课堂实录视频、教案之后,该作品参赛教师进场完成准备(不超过3分钟),根据投影显示的问题进行答辩。
主讲人及其教学团队成员互相配合,针对屏幕呈现的问题逐一回答(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含读题审题)。
参赛教师在答题时,可以展示自认为能佐证回答的资料。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团队录制不超过15分钟的视频,由主讲人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实施成效,同时向评委提供该段视频教学设计涉及内容的教案、说课稿件等佐证资料。在评委审阅参赛作品的讲解及操作视频、教案、说课稿后,该作品参赛教师进场做好完成各项准备(不超过3分钟)。
先由主讲人单独完成与初评视频、教案、说课稿后,该作品参赛教师进场做好完成各项准备(不超过3分钟)。
由主讲人及其教学团队成员互相配合,针对屏幕呈现的问题逐一回答(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含读题审题)。
参赛教师在答题时,可以展示自认为能佐证回答的资料。
五、比赛要求
1.所有参与培训教师都要根据培训所得,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做好比赛项目录相视频(参与决赛团队或个人)、教案、说课稿件等材料;
2.系部可以根据推荐进入学校决赛团队或教师个人意愿,向学校教务处申请决赛用录相视频协助,教务处根据申请情况统一协调安排;
3.系部要将教师参与比赛考核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教务处
2017年12月19日